百花齊放春滿梨園,歡聲笑語戲唱人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萬般悲喜,夾雜其中。唱念做打姿態美,生旦凈末角色全。中華大地戲曲豐,各種腔調多精彩。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戲曲,發展德育教育,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譯傳華韻·曲育新篇”實踐隊于7月21日走進敬老院,通過圖文并茂的幻燈片介紹和生動精彩的戲曲表演,給老年人帶來歡樂和溫暖,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揚敬老尊老傳統美德,讓老年人在欣賞戲曲的過程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驗到德育、智育、美育在新時代新背景下攜手并進,蓬勃發展。
在中國,戲曲既是萬民參與的娛樂形式,更是美好品德的傳播方式。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譯傳華韻·曲育新篇”實踐隊深入了解老年人的興趣愛好,在切實考慮和完全確保老年人的安全、身體狀況的前提下,通過通俗易懂、真實有趣、更貼近老年人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展示和表演,向長輩們講解戲曲相關知識、共同欣賞經典戲曲片段、進行積極的互動交流以及現場表演。實踐隊隊員充分結合風土民情,在整個過程中,實踐隊的講解隊員采用當地方言進行講解和互動,充分表意帶動了活動氛圍,激發了老一輩們的興趣,同時能夠讓老人們感受到隊員們的親切和熱情。在講到豫劇《穆桂英掛帥》時,老人們對這部家喻戶曉的劇很是興奮,長輩們不無興奮地探討起來,會議廳里面其樂融融,歡聲笑語。“穆桂英大姐大。娶個男兒回娘家,皇帝面前不下跪,敢愛敢恨還怕啥……”,形象地展現出穆桂英臨危不懼、鎮定自若的英雄氣質,是位敢做、敢當、敢愛、敢恨的奇女子,是有膽、有識、有勇、有謀的真正的帥才。她的美好品德值得眾人學習,她的精神氣概值得后輩歌頌。
戲曲表演不會機械化、原則性地將這些抽象道德理念硬塞給欣賞者,而是通過鮮活生動的故事內容與人物形象,凝練而傳神地表現中華民族共同接受的美好品德,對生活進行深刻而生動的表現,進而觸動欣賞者的情感與心理。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譯傳華韻·曲育新篇”實踐隊深入學習和剖析五育理念,將戲曲知識和真實表演充分結合。隊員以飽滿的熱情和默契的配合,美妙生動地表演了黃梅戲經典曲目《天仙配》,為老年人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戲曲盛宴。實踐隊的展示得到了老人們的喜歡和夸贊,可見文化經典永不過時,梨園佳話永遠流傳,戲曲之韻永葆青春。
戲曲是中國的瑰寶,凝結著原汁原味的“中國味道”,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它凝聚了傳統藝術之精華,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需要青年學子在繼承創新中不斷發展,在應時處變中不斷升華。正如戲曲唱詞“世間上人人愛拿桃花看,哪一個要到荒山去看青松”所道,新時代下戲曲的發展仍面臨挑戰,青年更應當肩負起責任,認真學習中華戲曲知識,堅定選擇傳承弘揚中華戲曲,大力發展德育教育。
未來,“譯傳華韻·曲育新篇”實踐隊會繼續加強戲曲進敬老院活動的組織和推廣,注重活動的創新和發展,結合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和興趣愛好,開展更加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戲曲表演活動,弘揚敬老尊老傳統美德,讓德育在戲曲中燦爛生花,讓更多的老年人在梨園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