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7月23日訊 (通訊員 陳魏)
在廣袤無垠的蔚藍海域中,蘊藏著無數未解之謎與生動故事。7月23日,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的一支探索小隊,懷揣著對海洋文化的濃厚興趣,有幸與浙江省非遺項目“魚類故事”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象山縣漁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丁建東先生展開了一場深入的對話,共同揭開海洋深處那些奇幻而迷人的“魚類故事”。
訪談在溫馨而充滿敬意的氛圍中拉開序幕。丁建東老師首先引領我們穿越歷史的長河,回到了中國開漁節的起源之地。這個承載著沿海漁民豐收喜悅與平安祈愿的傳統節日,不僅是漁民們對大海深情厚誼的體現,更是他們勤勞勇敢、團結協作精神的生動寫照。談及媽祖信仰,丁老師的話語中流露出對海洋文化深厚底蘊的自豪,這一信仰如同精神燈塔,照亮了象山漁民前行的道路。
當話題轉至“魚類故事”的獨特魅力時,丁老師的眼中閃爍著智慧與自豪的光芒。他介紹道,這些源自漁民真實生活體驗的故事,是他們在漫長海上航行中為了打發時間、增進知識而精心創作的結晶。每一個故事都蘊含著對魚類習性的獨特觀察與深刻理解,既富有趣味性,又極具教育意義。孩子們在聆聽這些故事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學習到豐富的海洋知識,更能深刻感受到海洋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
圖 1 調研小隊訪談(滴水行動之遇見小分隊 黃楚予 供圖)
然而,談及“魚類故事”的傳承現狀,丁老師的語氣中不禁流露出幾分憂慮。他坦言,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原始故事亟需深入研究和認證,但受限于資金、人力等因素,這項工作進展緩慢。更為嚴峻的是,年輕傳承人的缺失使得這一文化瑰寶面臨著斷代的危機。但丁老師并未因此喪失信心,他堅信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當地教育部門的重視與支持,“魚類故事”定能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在象山,海洋文化的普及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小學里普遍開展的三天兩晚研學活動,讓孩子們有機會親身體驗海洋文化的魅力;非遺課程的開設,更是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海洋世界的大門。此外,新媒體平臺如抖音、微信小程序等也成為傳播“魚類故事”的重要渠道,它們不僅拓寬了故事的受眾范圍,更為年輕傳承人提供了展示才華的廣闊舞臺。
通過這次訪談,我們深刻感受到了“魚類故事”這一非遺項目的獨特價值與深遠影響。它不僅是象山漁民智慧的結晶,更是中國海洋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丁建東老師等老一輩傳承人的堅守與努力下,在新媒體等新興傳播方式的助力下,“魚類故事”這一海洋文化瑰寶定能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