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華民族五千年,朝代更替,政權更迭。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民族團結進步的歷史,而民族團結則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在新時代,繼續深化民族團結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于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具有重要意義。為響應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指出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安徽理工大學化工與爆破學院民族團結實踐團于七月十日赴肥東縣牌坊回族滿族鄉進行實地調研。
走進村委會,體會鄉民情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上強調: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才能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才能長盛不衰。為增進民族交流,加強民族合作,7月10日上午,安徽理工大學民族團結實踐團走進了肥東縣牌坊回族滿族鄉村委會。在村書記的介紹中了解到,為切實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鄉政府制定了詳細且周密的計劃,并正在一步一個腳印扎實進行中,最終的目的是營造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大家庭深厚氛圍。
隨后,我們的民族團結實踐團來到了肥東縣牌坊回族滿族鄉魏武社區區衛生所。這里是小型的民族交流地。漢族的醫生與少數民族在衛生所互動交流,有利于增進彼此的理解和尊重,促進民族團結。醫生會盡力為病人提供合適的醫療服務,而病人也會尊重醫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種互助互諒的關系有助于消除民族之間的隔閡,增強社會凝聚力。
走進葡萄園,感受回民生活
紙上談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想要了解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就要走進他們的日常生活。本次實踐活動中,志愿者們走訪了回民的葡萄園。回民們十分熱情,一見面便傾囊相贈,在圖片中可以看到志愿者與阿姨相談盛歡,阿姨臉上露出了淳樸的微笑。志愿者們還幫助阿姨售賣葡萄,隊員們有的耐心講解,有的熱情呦呵,忙得不亦樂乎。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四面楚歌聲聲語。加強民族團結是我們的美好愿景,加強民族團結與新時代青年的成長和發展緊密相連。民族團結為青年提供了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而青年是民族團結的積極推動者和未來的希望。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擔當起時代發展的重任,積極加強民族團結和民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