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漁”與農,振興鄉村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提高農民科學種植的能力,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是鄉村振興的關鍵點。7月6日,在葉德練老師的帶領下,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赴漳州市長泰區“三泰耕讀主題”鮮食玉米調研實踐隊前往福建省漳州市西湖村進行玉米生產情況的實地問卷調研。
圖為實踐隊隊員與村民交流
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大部分農民對自己所種植的鮮食玉米投入成本和收入情況比較清楚,特別是今年上半年的多雨天氣,玉米收成不好,和去年下半年相比,今年春玉米的價格顯著下降,不良氣候對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有很大影響。但是不少農民對于使用的農藥、化肥種類和用量模糊不清,基本按照以往經驗施用化肥農藥,他們也希望能夠學習更多科學種植技術。
如何讓科學種植技術能夠落地生根,讓廣大農戶收益。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牽頭創建的長泰鮮食玉米試驗示范基地通過試驗示范和多形式的社會服務活動,帶動廣大農戶們采用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減少肥料的過度使用,助力鮮食玉米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圖為長泰鮮食玉米試驗示范基地高瑋為實踐隊講解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需要更多的新生力量投入其中。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將玉米種植之“漁”傳授給農民,才能真正實現農民的富裕,推動鄉村振興。
文/王閩珠 圖/王閩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