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下午,蘭州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尋跡電商經濟下的“隴上江南”實踐團走進隴南電商產業中心,走出校園切實的去了解農村電商惠農的真實情況,充分利用自身所學,去幫助推進電商惠農地多元發展,響應時代號召。
到達隴南電商中心后,在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實踐團了解了隴南電商的發展和適合于隴南電商的發展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重視數字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集中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結合,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電子商務的支持,電子商務通過銷售和采購的數字化形成實體經濟全鏈條數字化的強大驅動力,一直處于實體經濟數字轉型的最前沿。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團隊成員了解到:隴南電商發展是從2013年開始起步的當時由縣委書記注冊微博發文推廣成縣核桃,結果一夜爆火,從此隴南的電商正式啟幕。
根據負責人介紹,團隊成員了解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電商在農副產品的推銷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為的”的重要結論,被深刻地體現在隴上江南的電商發展與成果之中。
隴南電商產業從最初的萌芽狀態逐步發展,由于當地政府十分關注隴南的農副產品的推銷,開始關注并推動電商產業的發展。隨著政策支持的加強和市場主體的快速增長,隴南電商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電商平臺和店鋪數量迅速增加,銷售額持續攀升。迄今為止,實現電商銷售70.5億元,累計電商銷售額408.86億元;在快速發展的基礎上,隴南電商更加注重品牌建設,通過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和電商知名品牌來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這種做法切實會給產品的效益帶來提升,同時讓中國更多的人知道隴南的產品,更加帶動產品的知名度。近年來,隴南電商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探索“七路助農”新實踐等創新路徑,推動電商產業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隴南電商發展歷史 張羽涵攝
隴南電商依托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開發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例如最為具有特色的武都油橄欖,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油橄欖對種植環境和氣候十分挑剔。中國油橄欖適生區經過50多年的引種試驗研究,確定了3個一級適宜生區和4個二級適生區。正是因為試驗的努力,才會讓隴南自然資源充分發揮自我價值。油橄欖營養,藥用方面頗具價值,可是油橄欖雖有這么多的益處,但如若沒有相應的宣傳,則還是對于產品帶來的經濟效益無多大用處。最終還得把目標放在如何擴大銷售渠道。新興的電商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電商歷史發展觀認真聽帶領人講解 張羽涵攝
隨著介紹員的不斷前進,開始向本團隊成員介紹隴南電商的發展過程,包括解放思想,國家大力扶持,不斷摸索經驗,建立平臺,創造平臺和到現在的全民參與。其中每一步都離不開黨中央干部的領導和基層群眾的不斷探索堅持。隨著隴南電商的發展,當地的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等問題開始逐步得到解決和發展。更多的隴南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走向全中國乃至世界,促進了隴南地區及其周邊的發展,隴南電商的成功經驗也為其他地區的電商提供了有益借鑒。
實踐團隊長說到:“通過此次對隴南電商發展的了解,隊員們學到了一些以前未曾接收到的知識。”據介紹員說,隴南市武都區的電商發展取得了很顯著的效果,創造了很多產業鏈,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多元平臺銷售,使得隴南市武都區的經濟快速發展。作為代表蘭州交通大學“三下鄉”經濟管理學院的代表實踐團隊隊長,有責任和義務運用自己學到的思想和學習的知識來幫助隴南電商的發展,拓展電商渠道,通過和團隊成員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結合當地的領導部門,同自己的知識相結合去實踐中應用,要真正做到學有所思、思有所行、行有所收,助力隴南電商發展,以消費助農振興。”
實踐團隊成員向介紹員請教了一些有關隴南電商行業發展她所困惑的問題,她問道:“在最初的隴南貧苦的時期,隴南電商是如何克服前期資金投入不足這一嚴重難題的?”據介紹員回答說,當時很大程度上是來源于政府的扶持和各方面的融資,以及一些政府政策支持鼓勵和促進隴南電商的創業和發展。從而使得隴南電商在一開始得以穩定發展度過難關。在交談中,實踐團成員充分了解電商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里程,為實踐團隊最終的實踐目標奠定了基礎。
暑期”三下鄉””隴上江南”實踐團于7月12日圓滿完成三下鄉任務踏上歸途。這一次“隴上江南”進行的實踐不僅僅是一次鄉村電商惠農實踐,更是當代經濟管理系的學生對于知識的另一角度的探求與理解,是與實踐相結合的一次重要經歷,在此期間,實踐團成員們深入電商行業,收獲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并且展現了當代學子的奉獻精神與實踐精神,真正做到在理論中思考,在實踐中成長。
圖為實踐團成員于隴南電商發展歷史館前合影 張羽涵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