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訊 近日,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譯心傳千載,非遺映紅魂”實踐隊踏上了聊城這片充滿文化底蘊的土地,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文化探索之旅,重點聚焦聊城年畫這一傳統(tǒng)藝術形式,旨在通過實踐加深對非遺文化的理解與傳承,同時利用語言優(yōu)勢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本次實踐活動于2024年7月20日正式啟動,實踐隊成員們帶著對傳統(tǒng)文化的敬畏之心,走進了聊城年畫村及多家年畫工作室。在這里,他們親眼見證了聊城年畫的獨特魅力與精湛技藝。從一幅幅色彩斑斕、寓意吉祥的年畫中,他們感受到了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也領略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實踐過程中,實踐隊成員們不僅認真學習了年畫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及文化內涵,還積極參與了年畫的制作體驗。他們了解到聊城年畫最初并不是用木板繪制完成,而是完全靠手繪。直到清朝咸豐年間,來源于聊城東昌府的印刷技術傳入泰安,年畫的繪制才逐漸改為用木板拓印。這種工藝上的改變雖然對技藝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大大提高了年畫的制作效率,使其得以更廣泛地傳播。他們親手拿起刻刀和畫筆,在藝人的指導下嘗試刻畫年畫圖案,雖然手法略顯生疏,但那份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與傳承之心卻無比堅定。
在探索聊城年畫的過程中,實踐隊員們還發(fā)現(xiàn)了非遺文化與紅色文化的完美融合。他們發(fā)現(xiàn),許多年畫作品都融入了革命元素和紅色故事,通過生動的畫面和寓意深遠的題材,傳遞著革命精神和愛國情懷。這種創(chuàng)新不僅讓年畫更加貼近時代、貼近生活,也讓其在年輕一代中獲得了更廣泛的認同和喜愛。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這種融合精神,實踐隊員們還策劃了一系列宣傳活動。他們利用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將年畫翻譯成多種語言,并通過社交媒體、線上展覽等形式向國內外觀眾展示聊城年畫的獨特魅力。同時,他們還邀請當?shù)貙W校的學生參與年畫制作體驗活動,讓年輕一代在親手制作中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與價值。
圖為學生體驗年畫制作此外,作為翻譯學院的學生,實踐隊成員們還充分發(fā)揮了語言優(yōu)勢,用外語向外國友人介紹聊城年畫的故事與魅力。他們通過制作宣傳冊、拍攝視頻等方式,將這一傳統(tǒng)藝術形式呈現(xiàn)給更廣泛的國際觀眾。這一舉措不僅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與理解,也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開辟了新的途徑。
圖為實踐隊員向小學生傳播年畫的影響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譯心傳千載,非遺映紅魂”實踐隊的此次聊城年畫探索之旅取得了圓滿成功。通過實踐活動,成員們不僅增長了見識、提升了能力,更深刻體會到了非遺文化傳承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他們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繼續(xù)努力學習、積極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未來,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將繼續(xù)秉承“譯心傳千載,非遺映紅魂”的理念,組織學生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非遺文化實踐活動,實踐隊員們表示將繼續(xù)關注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工作,積極探索更多將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生活相結合的新途徑和新方法。他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讓更多非遺文化煥發(fā)出新的光彩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和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