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家村,這座位于陜西韓城的千年古村落,以其古樸的建筑、精美的石刻和獨特的民俗風情,被譽為“民居瑰寶”和“東方人類古代傳統居住村寨活化石”。在這個金秋七月,我們一行人懷揣著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敬畏之心,踏上了探尋黨家村非遺文化傳承之路的征程。
**歷史的沉淀與文化的瑰寶**
漫步在黨家村的石板巷道,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充滿歷史氣息的年代。古老的四合院建筑錯落有致,精美的磚雕、木雕、石雕工藝精湛,處處彰顯著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韓城花饃展覽更是讓我們領略了傳統藝術的魅力,精美的服飾、獨特的道具、悠揚的旋律,都讓我們陶醉其中。
然而,在這座千年古村中,我們也看到了非遺文化傳承所面臨的困境。一些傳統技藝學習成本高、周期長,年輕一代缺乏學習興趣,導致傳承人越來越少。一些古建筑、古石刻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面臨著年久失修、破損嚴重的風險。
**傳承的艱辛與堅守的精神**
為了更好地傳承非遺文化,黨家村積極探索活化利用之路。他們引入了“韓城婚俗”、“韓城鑼鼓”等非遺文化體驗項目,將傳統文化與旅游業深度融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同時,建立非遺工坊,為傳承人提供學習和展示的平臺,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非遺文化。
在與非遺傳承人的交談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他們對非遺文化的熱愛和堅守。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傳承技藝,只為將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傳承下去。這種精神讓我們深受感動,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傳承非遺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鄉村振興與科技的力量**
作為農林類高校的學生,我們不僅關注非遺文化的傳承,也關注著鄉村振興的進程。在黨家村,我們了解到當地正在大力發展蘋果產業,通過科技創新提高產量和品質,帶動村民增收致富。這讓我們看到了科技的力量,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學以致用、服務鄉村的決心。
**責任與使命:當代大學生的擔當**
非遺傳承,任重道遠。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更應該積極參與到非遺傳承中來。我們可以通過參觀、體驗、學習等方式,了解非遺文化,傳承非遺技藝。同時,我們也要關注鄉村振興,將自身所學知識與鄉村發展相結合,為建設美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可以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我們可以參與鄉村文化建設和環境整治,提升鄉村的文明程度和生活品質;我們可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為村民提供各種幫助。
**展望未來:共筑文化傳承之路**
非遺傳承,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應該加大對非遺保護的投入,建立健全非遺傳承機制,為傳承人提供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同時,也要加強非遺文化的宣傳推廣,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非遺文化。企業可以與非遺傳承人合作,開發非遺文創產品,讓非遺文化走進日常生活。學校可以開設非遺課程,讓非遺文化走進校園,從小培養孩子們對非遺文化的興趣和熱愛。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共筑文化傳承之路,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光彩!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非遺文化,讓非遺文化成為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成為中華文明傳承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