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學院平湖師范學院溫州地區兩彈一星宣講活動心得
時間:2023-08-12 關注:
溫州地區心得
學習“兩彈一星”精神,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當我們再一次聽到那些熟悉的名字:于敏、王大珩、鄧稼先、錢三強這些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的名字,我們仿佛看到了他們身上那閃光的高貴品質,他們把個人志向和民族復興大業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在國外學有所成,可以擁有優越的科研和生活條件,為了投身于新中國的建設事業,沖破重重障礙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國。幾十年中,他們為了祖國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無聞,艱苦奮斗,以其驚人的智慧和高昂的愛國主義精神創造著人間奇跡。我們可以想象他們和無數科技工作前輩通過多少艱辛的付出成功研制出氫彈、原子彈的激動人心時刻,我們更被他們的默默付出而感動。他們甘當無名英雄,于敏為了中國的熱核武器整整隱姓埋名30年,這是怎樣執著的一顆心,他們為了研究工作常常要遠離家人,與世隔絕,但他們的心是始終同國家人民聯系在一起的,有了原子彈,中國人才真正的挺起了脊梁。
—學前教育本科211班 金宛靜
為促使廣大學生以新時代青年朝氣蓬勃、踔厲奮發的精神風貌宣揚傳承“兩彈一星”精神、貫徹厚植黨的二十大精神,構筑“兩彈一星”宣講多元化格局。我來到了社區進行兩彈一星宣講活動,本次活動對于海天航空的啟蒙還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們介紹了1964年10月,羅布泊一聲巨響,伴隨著一團蘑菇云升起,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氫彈技術的國家。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多,而中國僅用了2年8個月。1970年4月,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成為世界第五個獨立發射衛星的國家。聽眾們跟隨著講解的腳步,了解了中國衛星、空間站、祝融號火星車、運載火箭等航天實物或模型。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個飛行夢,駕駛著飛機,沖上云霄,翱翔于天際。自己操作飛機從機場跑道起飛升空,再到天空中俯瞰地面和海洋,沉浸式體驗起飛升空、三邊飛行、進近著陸。
—小學教育本科214班 馮琪洛
作者:三下鄉網 來源:三下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