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航天工業學院一支名為“The Star”的卓越學子隊伍,懷揣著對教育的深情與熱忱,組成了“心之所在”志愿隊。他們在暑期的炙熱陽光中,踏上了前往會湘村的征程,將愛與希望的種子播撒在鄉村教育的沃土上。在山路迢遞的鄉村,那片古樸的土地上,志愿團隊懷揣著用所學為鄉村教育盡一份力的決心,踏入了這所簡樸的小學。于會湘小學,他們用心靈的光輝點亮了鄉村兒童的求知之路,引領鄉村兒童開啟了一段充滿探索與夢想的學習之旅。

圖為會湘小學側拍圖。 鄭雅琳 供圖
志愿者老師們選擇了普通話作為教學課程之一,仿佛是對這片大山深處的孩子們的一次心靈撫慰與啟迪。普通話,這一現代漢語的標準語音,不僅是一種溝通的工具,更是打破地域和階層隔閡的橋梁。學好普通話的意義和重要性對于個人而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可以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增加個人的魅力。對于國家而言,可以增強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溝通;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團結;有利于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有利于促進全社會樹立語言文字規范意識,推動語言文字工作向縱深發展。沒有一種通用的語言,一個國家就如同一盤散沙,所以學好普通話對提高整個社會的語文規范意識、推進語文工作深入開展具有積極意義。對這些孩子們而言,它不僅是一種語言,更是一把打開未來大門的鑰匙。普通話的普及,將使這些孩子能夠暢游在知識的海洋,拓寬他們的視野,甚至在未來的歲月里,有可能走出大山,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志愿者老師們心中懷著這樣的期許,便將這門課程視作給他們的禮物,讓他們的心靈得以更好地契合現代社會的脈搏。

圖為志愿者老師進行為學生授課。周晴 供圖
在課堂上,孩子們積極回答問題,表現得如此活躍。他們的笑臉如山間清晨的露珠般純凈,眼中閃爍的光芒是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他們用稚嫩的聲音吟誦普通話中的字詞,那是他們對新世界的初步探索和試探。每當聽到他們流暢地朗讀課文,看到他們專注的眼神,志愿者老師們的內心也如同被春風拂過,感到無比的欣慰與滿足。

圖為志愿者老師進行為學生授課。周晴 供圖
這次支教經歷給志愿者老師們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教學的成就感,更是一種深刻的感悟。明白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心靈的交流與共鳴。與這些孩子們相處的時光,讓志愿者老師們體會到了真正的幸福——那是一種在簡樸與困境中仍能感受到的純真與快樂。教育的力量在于它能夠改變命運的軌跡,而志愿者老師們愿意做那一份微不足道卻又至關重要的推動者,幫助這些孩子們找到屬于自己的夢想。在這片山水之間,志愿者老師們成為了普通話的傳播者,也成為了鄉村孩子們夢想的播種者。每一堂課的結束,每一個微笑的回報,都將成為志愿者老師們人生中最珍貴的記憶。

圖為志愿者老師們和孩子們合影。周子琳 供圖
(通訊員 吳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