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8月22日電(通訊員 吳悠 朱易林)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進一步挖掘弘揚江蘇第一個黨支部的核心內涵與時代價值,8月13日—15日,南京財經大學應用數學學院“往昔軌跡,記憶拾貝”八號門事件歷史講解團來到徐州市鼓樓區環城街道,面向基層群眾、少年兒童、社區黨員等開展以“賡續紅色革命精神,擘畫時代青春藍圖”為主題的志愿宣講活動。
圖為志愿者向參觀群眾講解“八號門事件”過程 苗佳琳攝
活動過程中,實踐團的10名志愿者先后開展了紅色根脈溯源活動、紅色故事宣講活動和紅色精神傳承活動。實踐團成員深入八號門事件舊址積極探尋江蘇省第一個黨支部的建立過程。“八號門”事件舊址位于隴海鐵路徐州火車西站貨場內,徐州惠工東村11號。100多年前這里爆發的“八號門”事件轟動全國,引發了隴海鐵路全線大罷工,并催生了江蘇省第一個黨支部。在展廳內,通過講解員的解說和觀看史料墻上的一張張照片、一段段文字,大家重溫了那段激蕩人心、振聾發聵的歷史歲月,深刻了解和感悟事件的重大意義。
圖為原鐵道部徐州分局黨委宣傳部秘書長王洪葉向同學們介紹“八號門”事件 苗佳琳攝
為了學深悟透這段歷史,講好紅色故事,團隊成員主動尋訪知情的老黨員--王洪葉,王老退休前是鐵道部徐州路局黨委宣傳部秘書長、黨史辦主任,長期從事八號門事件的研究。王老來到展館,向同學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八號門事件”的相關細節。隨后,團隊成員來到鼓樓區圖書館借閱了相關書籍,進一步探究中共江蘇省第一個黨支部的建立過程。在尋訪中,團隊成員還積極參加環城街道辦事處排練的“八號門事件”情景??;在排練過程中,同學們不斷挖掘歷史資料,多次召開座談會進行討論,力求全面還原歷史真相;在演出過程中,演員們高聲喊出“反虐待、爭人格、光國體,為工人階級奮斗到底!”,聚光燈下,革命者與新生黨員跨越時空對話,縱時光流逝,革命精神生生不息。而正是這身臨其境地演繹,團隊成員進一步加深了對“八號門事件”的理解。“八號門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定信念、敢為人先,不懼艱難、艱苦卓絕,勇于奮斗、敢于犧牲的紅色革命精神,是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同學們接續奮斗、勇毅前行地不竭動力。
圖為實踐團的同學們排練情景劇 苗佳琳攝
第三天,實踐團的同學們來到米蘭社區,開展理論宣講,并與暑托班的小朋友們一起將紅色精神文化融入美術創作、藝術表演、團建游戲中,通過激發孩子們的愛國情懷,體悟革命精神。也借助此次活動,引領少年兒童從小立志向、修品行、練本領。
圖為實踐團的志愿者向暑托班的小朋友們講述“八號門事件” 苗佳琳攝
溫往昔歲月,是為了更好前行。“八號門事件”舊址見證了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重大事件,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定信念、敢為人先、不懼艱難、艱苦卓絕、勇于奮斗、敢于犧牲的紅色革命精神。通過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的志愿者們用足跡丈量青年擔當,在實踐中傳遞愛國情懷,讓人文精神綻放光彩。
投稿:應用數學學院 朱易林
審稿:應用數學學院 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