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鎮領導干部等的帶領調研團首先了解了牛寨村的過往歷史,參觀了群眾們的各種生活用具以及住所等。巧妙的土炕設計,冬暖夏涼的窯洞,各種充滿智慧的編織物將當時的生活場景生動地呈現在我們眼前,盡管條件艱苦,但牛寨村的“三牛精神”在村民的不斷實踐和傳承下,注入了新時代的蓬勃力量,更成為了鄉村發展的強大動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圖為鎮政府工作人員與實踐隊員進行溝通交流)
在深入了解紅色文化以及生活條件后,我們來到了加工富硒小米的展示區。牛寨村通過科學化種植和機械化生產,糧食播種面積的產量逐年上升。其中百畝谷子示范基地全程都采用機械化種植作業,節省了大量的人力,便于管理,成本減少,從而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產業的振興,不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為牛寨村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興活力,讓這個昔日的小村落煥發出嶄新的光彩。
(圖為鎮政府工作人員與實踐團進行講解介紹)
步入牛寨村村史館,實踐團的成員們對鄉村振興的探索心和對歷史的好奇心都達到了滿足。作為老牌革命根據地志丹縣所轄鄉村,它具備了豐富的歷史蘊底,同時地處陜北,讓這里的傳統文化與歷史交相輝映,我們在村史館里了解到了許多相關的故事。村干部也為隊員們著重介紹了牛寨村的高科技自動化生產機器,同時還向我們介紹了他們在帶動及組織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振興、產業振興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牛書記還詳細地介紹了牛寨村的傳統文化、美食、傳統生產農具等,讓實踐團成員對牛寨村的全面發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圖為駐村干部為同學們介紹農業機器)
在大學生實踐團隊與鎮政府的座談中,村鎮干部分別為我們介紹了近年來杏河鎮的產業發展情況,同時提出要提高鄉村振興的質量離不開人民和政府的努力,當然也離不開各位大學生朋友們的幫助和支持,歡迎富有豐富知識和廣闊眼界的大學生朋友們來到志丹、來到杏河,為村鎮事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實踐隊成員也在座談中表示,在未來爭取結合所學專業優勢,支持農村產業升級,推動杏河鎮農產品品牌化和市場化,以增強鄉村經濟活力,通過合作與溝通,共同努力,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座談會中,鎮政府也與學院帶隊老師共同簽訂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協議,已期在日后,建立人才交流與產學研一體化服務平臺,促進校地合作進一步發展。
(圖為鎮政府工作人員與實踐隊員進行溝通交流)
最后,在本次實踐活動中,實踐團團員深刻體會到了鄉村發展的潛力和挑戰。通過參與,我們學會了團結協作、創新實踐,感受到了鄉村改善的喜悅與成就。未來,我們將繼續關注鄉村振興,將所學所得轉化為實際行動,為鄉村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