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南省針對咖啡產業發展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作為重要咖啡產地之一的瀾滄縣發展也越來越好。為深入調研瀾滄縣咖啡產業的發展情況并助力推廣,武漢大學“啡你莫屬”實踐隊招募了來自生科、經管、新聞、計算機等各學院的學生,于2024年8月2日至8月5日前往云南省瀾滄縣開展實踐活動。
8月2號上午,實踐隊來到改新村進行入戶調研,通過走訪隊員們了解到,改新村的咖農分為兩個組,共種植了1500畝咖啡,年均可收獲一千多噸咖啡豆,村里的咖啡鮮果采摘后會一起賣給明謙咖啡進行加工。在這里,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種植咖啡的經驗,每年寒暑假時會有專家來到當地進行調研和培訓,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隨著政策的推廣以及渠道的拓寬,咖農們都相信未來村莊咖啡產業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8月2號下午,實踐隊在天皓咖啡莊園品嘗了各色咖啡并參觀了咖啡加工廠,結束參觀后與負責人進行了訪談。隊員們學習到,在政府的支持下,莊園的發展越來越好,產量逐年遞增,同時莊園每年都會投資金為咖農們提供種苗和肥料。莊園也和一些企業進行了合作,共同發展,莊園主要向企業銷售生豆,企業則會幫助莊園發展旅游事業。從去年開始,莊園也開始生產咖啡粉、掛耳咖啡等咖啡產品,生產掛耳咖啡的設備是莊園技術領先的一個優勢點。
8月3號,上午實踐隊在改新村體驗了手沖咖啡和制作手工香皂,下午實踐隊參觀了咖啡工廠并上山參觀了咖啡園。通過在改新村研學中心的訪談隊員們了解到,不同品種的咖啡豆會采取不同的沖泡方式。在研學活動方面,中心提供行程、住宿安排、講解等服務,同時也提供種咖啡、采摘咖啡、篝火晚會等特色服務,游客們也可以在前臺買到咖啡及特色服飾等文創產品。但是當地村民對研學的參與度較低,對這方面的認知也較少,目前主要是中心花錢雇傭部分村民參與其中。
8月4號上午,實踐隊前往大歇場村進行調研并教授村民種植咖啡的技術。通過與村干部的訪談隊員們了解到在黨的帶領下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當地的拉枯族人通過傳承創新傳統的唱跳文化來表現對黨的感激之情。但同時,農民們賣的是沒有加工過的原產品,屬于“一廠”,所以收入不是很高。在村民培訓方面,針對會造成咖啡銹病的天牛之類的害蟲,隊員們教授了預防蟲害的藥的配方,同時也建議村民們采用復合栽種的方式,例如將咖啡與澳洲堅果、銀杏、菠蘿等其他作物,這不僅可以帶來額外的經濟收入,而且可以起到遮陰的效果,并維持生態平衡以減少蟲害。或者村民們也可以混合使用水、膠泥、石灰粉、甲敵粉、食鹽和硫,這會產生讓天牛畏懼的氣味。下午,隊員們在村中體驗了咖啡樹種植。
8月5號下午,實踐隊向瀾滄縣政府進行實踐匯報。隊長謝鼎銘介紹到,隊伍赴云南實踐主要開展三個方面的內容:咖啡種植、供應端情況訪談調研;借鑒優秀咖啡莊園種植經驗,開展技術培訓;制作宣傳視頻和歌曲,推廣云南咖啡。并主要介紹了改新村和大歇場的咖啡種植情況,從整體上說,瀾滄咖啡種植莊園數量較少,多數以農戶或者合作社的形式存在。由于此種組織形式造成了瀾滄咖啡種植大規模,高效種植的不便。
一把豆子醇香富民,咖啡產業的發展在瀾滄縣持續推進。實踐隊通過建立自媒體矩陣,在微博、抖音、小紅書、b站、微信公眾號等多平臺進行推廣,希望可以幫助當地精品咖啡塑造品牌形象,并擴大瀾滄咖啡的社會影響力。未來,瀾滄縣將把握機遇和政策優勢,繼續大力發展咖啡經濟,持續學習咖啡種植新技術,促進咖啡產業提質增效,讓“金豆子”撐起“錢袋子”!(通訊員:王芋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