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航學子心系鄉土,共繪振興宏圖
為引導廣大青年學子關注鄉村發展、投身鄉村振興。奮力譜寫現代化新篇章,8月3日至12日,桂林航天工業學院計算機協會星火燎原隊前往廣西北海市合浦縣開展了為期10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以田野為課堂,通過實地走訪月餅廠、動手實踐挖紅薯、開展助農直播賣紅薯等方式,讓學生們親身體驗了農耕的辛勤與樂趣,近距離感受了傳統美食與現代工藝相結合的獨特魅力。在行走中感悟、反思、成長,加深社會認知、融貫知識技能、鍛煉實踐能力、磨煉意志品質,用青春與汗水繪就了一副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
科技掘薯潮,振興鄉村路為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厚植愛農情懷,關注鄉村振興,星火燎原實踐隊走進了田間地頭,深入沃土,親身參與紅薯地的分揀與包裝。昔日農民們肩挑手挖紅薯的傳統方式,已被現代化機械所取代,紅薯收割的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學生們通過此次田間實踐親身感受到了現代科技在農業中的應用,以及生產方式的變革如何影響著農民的日常生活。
圖為實踐成員與村民們一起分揀紅薯。張莉萍 供圖
機械的轟鳴聲在田野上回蕩,學生們忙碌于分揀剛剛從地里挖出的紅薯。現場的勞動場景不僅讓他們對農業生產有了全新的理解,也讓他們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過程中科技的重要性。通過這一實踐,他們看到,國家的政策扶持與科技的進步,正在為農村帶來前所未有的轉變。
一位實踐成員分享道:“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在這里得到了最真實的應用??吹竭@些機器在田間高效作業,我們深刻體會到科技的力量和農業現代化的潛力。”這次活動不僅加深了他們對農業的了解,也讓他們對未來如何利用科技助力鄉村發展有了更明確的方向。
這次田間實踐活動,讓學生們體驗到農村生活的真實面貌,感受到農業生產的艱辛與不易。他們更加堅定了利用所學知識,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的決心,認識到鄉村振興不僅是經濟的增長,更是生產方式的現代化和生活質量的提升。
圖為實踐成員展示紅薯豐收喜悅,身后的機器體現科技力量。張莉萍 供圖
直播系萬家,薯香滿田疇 星火燎原社會實踐隊在村民的指導下,學習紅薯大小果的分揀和分類。在聊天中,他們結合村民的自身經歷,了解到了紅薯產業帶動鄉村經濟發展、促進村民增收致富的故事。星火燎原社會實踐隊成員也將新媒體優勢和自身特長相結合,參照“互聯網+助農”模式,采用“故事講述+產品介紹”的方式,在田間地頭開展助農直播活動2次,幫助合浦縣紅薯產業打破地域限制,樹立品牌形象,提升市場競爭力。據了解,此次直播總時長超3h,共計千余人觀看。農民們紛紛表示,現代化設備的使用大大減輕了他們的負擔,而學生們的幫助和新理念則讓他們對未來的農業發展充滿信心。這種城鄉之間的互動,不僅為農村注入了新鮮活力,也為學生們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圖為實踐成員在開展助農直播。張莉萍 供圖
匠心追夢行,月餅傳鄉韻為進一步了解合浦縣鄉村振興發展情況,桂航學子們前往了一家具有悠久歷史的黃福記月餅有限公司參觀學習。這家月餅廠的創始人,曾在外地打拼多年后心系家鄉的他回到家鄉,以傳承與創新結合的方式,帶動家鄉經濟發展,振興當地傳統產業。
圖為實踐成員與創始人在廠房前的合照。張莉萍 供圖
在參觀過程中,學生們詳細了解了從原料選擇到生產工藝再到成品包裝的全過程。傳統技藝與現代技術的完美結合,讓他們深刻理解了文化傳承在新時代鄉村經濟振興中的重要性。
企業負責人在介紹中提到:“我們希望通過創新包裝和現代營銷手段,將合浦的月餅文化傳播到更廣闊的市場。這不僅是對家鄉傳統文化的保護,更是對本地經濟發展的支持。”這一番話,引發了學生們的共鳴,他們開始思考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傳統企業賦能。
這種傳承與創新的創業模式,讓學生們認識到,鄉村振興不僅需要經濟的推動,更需要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月餅廠的成功經驗,激發了他們將所學專業知識與實際情況結合,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的熱情。
圖為月餅廠工人把月餅放進烘焙機里烘焙。張莉萍 供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總局性、歷史性任務。這次實踐活動,讓桂航學子們深刻認識到了鄉村振興的緊迫性與重要性,也為他們的未來指明了方向。他們明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不僅要在學業上有所成就,更要肩負起助力鄉村振興的使命。這不僅是國家的戰略,更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