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夏日,南京財經大學營銷與物流管理學院“疆禾”團隊踏上了新疆這片廣袤而神秘的土地,以青春之名,行志愿之路,書寫著關于政策宣講、走訪調查、文化探訪與鄉村振興的壯麗篇章。在這片綠色的田野上,“疆禾”團隊不僅見證了農業科技的奇跡,更深刻體會到了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與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
政策宣講:溫暖人心,激發活力“疆禾”團隊首站抵達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隨即啟動了政策宣講活動。團隊成員們帶著滿滿的熱情與責任感,走進鄉村,深入農戶家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政策。從土地流轉到農業補貼,從經濟扶持到技術培訓,每一項政策都如同春雨般滋潤著農民的心田,激發了農戶們投身農業生產的熱情與信心。
在宣講過程中,“疆禾”團隊成員們不僅講解政策內容,還耐心傾聽農戶們的困惑與需求,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這種接地氣、心貼心的服務方式,贏得了農戶們的廣泛贊譽與好評。不少農戶們紛紛表示,這些政策宣講活動讓他們看到了未來農業發展的希望,也讓他們更加堅定了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的決心。
走訪調查:深入一線,探尋真相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鄉村振興的實際情況,“疆禾”團隊還開展了一系列走訪調查活動。走進伊犁的大棚赤松茸種植基地,“疆禾”團隊親眼見證了這種被譽為“菌中之王”的食用菌在科技賦能下的蓬勃生機。在這里,赤松茸的生長周期縮短至三個月,產量大幅提升,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團隊成員們不僅詳細詢問了種植技術、市場銷售等方面的問題,還親身體驗了采摘、分揀等勞作過程。團隊成員們發現,赤松茸的成功種植離不開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同時,當地政府、合作社和農戶之間的緊密合作也為這一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疆禾”團隊還走訪了君子蘭孵化基地、園藝村、黑莓種植園等地,深入了解了這些特色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實地考察與調研,他們發現這些產業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還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參觀文化館:感受文化魅力,推動產業融合在伊犁之行中,“疆禾”團隊還參觀了當地的文化館和博物館,深入了解了新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在這里不僅有精美的手工藝品和獨特的民間藝術表演,更讓人難以忘懷的是新疆人民對文化的熱愛與傳承。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團隊成員們在參觀過程中發現了文化產業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點。通過挖掘和傳承當地的文化資源,當地可以開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和手工藝品,從而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增收。這種“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不僅豐富了鄉村的文化內涵,也提升了鄉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采訪實錄:傾聽心聲,共謀發展除此之外,“疆禾”團隊還采訪了多位鄉村振興的參與者與見證者。他們中既有鄉鎮府的“訪惠聚”工作隊成員,也有克伯克于孜鄉黨委副書記等基層干部。這些受訪者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在鄉村振興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訪惠聚”工作隊成員表示,他們通過駐村工作深入了解了農民的實際需求與困難,并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為農民解決實際問題。他們表示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和作用,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克伯克于孜鄉黨委副書記則詳細介紹了該鄉在文化產業融合方面的探索與實踐。他表示該鄉依托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優勢,通過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項目、開發手工藝品等方式推動文化產業與農業、旅游業等深度融合發展。他希望通過這些努力能夠進一步提升鄉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進當地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展望未來:攜手共進,共創輝煌回顧此次伊犁之行,“疆禾”團隊成員們深感收獲滿滿、受益匪淺。在這片土地上,不僅可以見證到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與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還深刻體會到了志愿服務的重要意義與價值所在。“疆禾”團隊成員表示將繼續關注和支持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壯大,為構建美麗宜居、和諧共生的鄉村社會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展望未來,“疆禾”團隊期待與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攜手共進、共創輝煌。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書寫出更加壯麗的鄉村振興新篇章!